普兰店市城子坦街道老滩村季屯农民季国全,采取冷暖棚种植棚桃,错开季节上市,不但填补了市场空白,又卖了高价。
48岁的季国全,是个勤奋上进,脑瓜灵活,好琢磨事的人。20年前,他在荒地里,建起普兰店市座人参果温室大棚。当时受到交通不便、信息闭塞、行情不灵的影响,他只好把两座人参果大棚改建成棚桃,又开荒建了另外两座棚桃大棚。
几年前好动脑子的季国全,看到每年棚桃集中上市,出现棚户互相压价争抢客户,导致桃子滞销的现象。他就想能不能把棚桃的成熟期拖后,错过集中期上市?他带着这个问题,在外地棚樱桃生产基地考察,他看到高大的塑料冷棚“烤”樱桃,延长到每年5月上市销售,从中受到启示。学习回来后,季国全投资30万元,建起长百米的南北走向“拱型”大冷棚,栽上了1.2万株“126”油桃,拖后休眠期,采取上下午轮流光照的做法,延缓棚桃生长,把棚桃成熟期向后延迟一个多月,每年4月末5月初上市,正好打市场棚桃过时,陆地桃还没下来的空档期上市。季国全告诉记者,他的冷棚能产1万多公斤桃,每公斤卖价比暖棚桃高4元,每年多收入4万多元。
今年开春,季国全正在筹建着家庭农场,他整天跑村街道,跑农户,忙着流转500亩土地,准备新建150多座冷暖桃棚。他说,农场建好后,150座桃棚让本屯本村乡亲经营,他负责大棚技术指导和棚桃销售,可年创效益600万元。
1.看到长势喜人的棚桃,季国全心里美滋滋的。
2.生物生长灯的利用,能让油桃在空档期上市。
3.掐去树枝的芽尖能让桃树结果更多。
4.别小看这种土办法,给桃树浇水这可是事半功倍。
果农陈良:
技术加管理让大樱桃多产早熟
文/本报记者石家家图/本报记者陈大祥
在普湾新区炮台街道大冯村陈良的家里,记者看到他坐在办公桌前,不断地调控着多台发出警叫声的小仪器。他告诉记者,“这是俺家39个大樱桃棚安装的智能温控调节器,自从安了这个高科技的仪器,温室大樱桃温度掌握既准确又保证产量,还让俺的产品早熟,真是太好了。”
记者跟随陈良来到一座樱桃棚内,小手指大的绿莹莹的樱桃已缀满树上,棚墙上20米距离便安装一台智能温控调节器。他告诉记者,一般一个棚需要安装5个,总共要花7000多元。尽管需要多支出些,但这种新技术的应用让他尝到了甜头。去年,他的大棚全部安装了这样的仪器,比没安装的大棚多产了近20%,也省了不少人工。这样的技术运用比人工操作要准确,它会自动调控棚内温度。
在陈良的大棚内,每棵树上都挂着一张纸牌,上面记录着不同的时间,有的还有特殊标记。陈良解释说,为这些树挂纸牌是为了便于管理,他总共挂了近4000个这样的牌子,上面记着每棵树的授粉时间和疏果时间,樱桃的生长情况一目了然,特别是对品种改良及操作提供了准确的技术上帮助。
自从有了这样的技术和管理方法,陈良家的大棚樱桃要比别人家的早熟10多天。陈良十分有把握地告诉记者,他家的樱桃早已预订了,今年他家樱桃最少产3万公斤,收入将超过500万元,比去年要多收入百万元。
1.大棚内樱桃树的品种有别,为了便于管理,每棵树都得有自己的“户口簿”。
2.果农们正在给樱桃树授粉。
3.大棚内的温湿度通过传感器贮存在电脑里,一切尽在掌控中。
主营:温室大棚_温室大棚造价